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怎样预防儿童高血压?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4-10-08 14:57:00

    怎样预防儿童高血压?

    我国卫生部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防治高血压日 ”。卫生部把今年的主题定为:“防治高血压,从社区做起”。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按高血压的发病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种。有了高血压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坚持治疗。有条件的个人和家庭可以经常测量自己的血压,一旦发现有高血压,不必紧张,先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指导,寻找病因。有些高血压病经过治疗后,血压会恢复正常。
     一提到高血压,许多人就会把它与中老年人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儿童中血压偏高的并不少见。 据资料表明,美国和日本儿童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14.1%和13.3%;我国北京儿童医院和延安医院对5000名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血压普查时,发现血压偏高者占9.36%。这些儿童就是未来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接班人”。
  少儿高血压病不像成人高血压受重视,因为少儿不会或很少能正确诉说症状,且儿科医生关注不够。据了解,许多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在日常门诊中,很少测量儿童的血压。这就使很多小儿 高血压漏诊。
  事实上,3-7岁幼儿舒张压超过10.64千帕(80毫米汞柱),8-14岁超过11.305千帕(85毫米汞柱)时,就可认为是血压异常了。儿童高血压可表现为头晕、眼花、头痛、抽风、呕吐、呼吸困 难、心力衰竭等。而1/3-1/2的儿童无任何症状,甚至当舒张压大于16千帕时,也无异常表现, 以致常被家长忽视。
  导致少年儿童患上高血压病的因素除了父母遗传外,还有:1、饮食无度,身体肥胖超重。2、食谱失调,长时间摄食高盐、高糖、高脂肪、低钙、低镁、低维生素与纤维素类食物。3、缺少运动。 4、学习紧张作业繁多。

    据调查,小儿高血压发生率国外为0.6-11%,国内为1-7%。北京曾调查2866名儿童,血压偏高者为6.8%,持续偏高者为1.29%,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检出率高达8.91%。
    儿童高血压除可出现头痛、头晕、抽搐、呕吐、眼花、呼吸费力外,1/3-1/2的儿童可无任何症状。婴幼儿有时仅有烦躁、易哭、过于兴奋、夜里大声尖叫症状,有时可表现为捶击头部。中老年人的脑血管和心血管病绝大多数起源于青年时代的轻度高血压,也可能始于儿童期。因此及早发现儿童高血压,进行早期防治,对其一生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认为,3-7岁儿童舒张压超过10.67千帕(80毫米汞柱),7-14岁儿童舒张压超过11.33千帕(85毫米汞柱),就应该考虑为血压异常升高。 

    儿童高血压同成人一样,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其中继发性高血压占儿童高血压的大部分,病因虽多种多样,但以肾实质性疾病最为常见。此外,心血管系统疾患、内分泌系统疾患、神经系统疾患也可导致高血压。因此,一旦发现儿童持续存在高血压,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大多数可以发现一些异常情况。
    儿童高血压的治疗以重视生活习惯的合理安排为主,如生活要有规律性,少吃糖和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少吃盐,参加体力活动或运动,防止肥胖超重等。对一些已明确病因的患儿,应该针对病因(如肾炎)进行积极治疗。非药物治疗3个月后如果无效的话,应在医师指导下正规用药。 
    防治儿童高血压,首先,要注意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要限制高糖、高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肥胖儿童,更应该控制甚至降低体重并给予清淡菜肴。其次,要避免过度紧张,减轻学业对他们造成的精神负担。保证患儿的娱乐时间,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血管的适应能力,还能减轻精神压力,有利于血压下降。有遗传史的患儿,家长大多也是高血压老病号。对此,家长切莫自以 为久病成良医而擅自决定患儿的用药。应定期带患儿去医院随访。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则更应由 医生诊治了。

    下页附:怎样预防儿童高血压?

 

[NextPage]


    怎样预防儿童高血压?

  (1)要全社会提高对测量儿童血压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和医院要把测量血压作为青少年常规身体健康检查项目之一。
  (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少盐,多吃蔬菜、水果,适量吃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孩子的饮食要尽量做到定时定量,防止偏食,少吃零食和甜食。
  (3)要消除精神紧张和压力,在学习上要避免精神负担,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特别在考试中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从而防止血压升高。
  (4)要有病早治。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孩子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测血压,若发现血压有偏高的迹象,应即刻采取治疗措施。同时,还要注意防治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些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肾炎等。
  (5)要鼓励儿童多运动。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参加体育运动十分必要,运动既可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还能增加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发育均有很大裨益。对于肥胖儿,减肥的有效措施亦在于体育运动,并辅以饮食的限制,才可奏效。此外,禁止孩子吸烟、酗酒、排除噪音的影响,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总之,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辽宁:十个中小学生一个血压高


    来自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表明,在6至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发病率已达9.36%。而沈阳市健康教育所调查统计表明,位列城市居民疾病发病率第一位的就是高血压,并且年轻病人的比例上升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

  据专家介绍,中小学生患高血压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就是高糖、高脂饮食及营养过剩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父母患有高血压病者,其子女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而患肥胖症的儿童高血压病发生概率是正常体重者的二至六倍。中小学生血压偏高,大多没有立即就诊的必要,但他们绝大多数在成年后会被高血压病所困扰,患脑血管病、心脏病、脑中风及肾功能衰竭等多种疾病的概率较高。
 

返回

上一篇:国庆文艺汇演

下一篇:关注儿童少年精神健康